首页

国产变态视频优美之家

时间:2025-05-29 14:15:18 作者:第七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大会在浙江杭州开幕 浏览量:29145

  中新社昆明3月3日电 题:世界遗产哈尼梯田如何走向下个千年?

  ——专访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原所长王清华

  作者 陈静

  2013年6月22日,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,成为中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遗产。10年过去,哈尼梯田发生了哪些变化?梯田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面临哪些问题?如何解决?近日,中新社“东西问”专访专注研究哈尼族文化40年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原所长王清华作出解读。

 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:

  中新社记者:哈尼梯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?它构建了一个怎样的农业生态系统?

红河哈尼梯田晚霞。孟宪岭 摄

  王清华:哈尼梯田主要分布于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,由于红河等河流的切割,这里山高谷深、气候系统极其复杂。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深刻认识当地自然环境,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,随山势地形变化,因地制宜垦殖梯田: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,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,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,无不奋力开田,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、小者仅有簸箕大,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。由于海拔不同,梯田分为高山梯田、中山梯田和低山梯田,有的梯田在背阴面;有的在向阳面,所需稻种又不一样。因此,梯田的生态系统是极度多样化的,如元阳县就有180个当地稻谷品种,适用于不同梯田种植。

  水是梯田农业的“命根”,哈尼族在每座悬挂着梯田的山腰都挖出数道水沟,从高山顺沟而下的泉水由上至下注入最高层的梯田,高层梯田水满流入下一块梯田,再满再往下流......直到汇入河谷江河。水沟跨州连县,盘山绕岭,形成独特的水利系统,可保农田用水常年不息。

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哈尼梯田。刘冉阳 摄

  此外,哈尼族高山梯田农业系统中施肥、增加地力的方式也十分独特——“冲肥”。哀牢山区山高谷深、行走不便,哈尼族便利用高山流水把肥料直接运送到田里。一是在村中建一大水塘,平时家禽牲畜粪便、垃圾灶灰积集于此,栽秧时节搅拌肥塘,乌黑的肥水顺沟流入梯田。二是冲山水肥,每年雨季到来,在高山森林积蓄一年的枯叶、牛马粪便顺山而下,流入山腰水沟,这时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一起出动,肥水在人们的大力疏导下迅速注入梯田,当地人称为“赶沟”,这是梯田农业生态文化巧夺天工的独特创造,也是高山农业生产经验的集中体现。

  总的来说,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极大地贴合、适应了当地自然环境,是一种生态的、科学的、立体的农业系统,正是因为它具备这些特征,才能在哀牢山区运用千年,流传至今。

  中新社记者:哈尼梯田这种“立体的”“生态的”农业系统蕴含了怎样的智慧?为什么可贵?

  王清华:哈尼梯田农业系统最根本的理念,就是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由于梯田用水从高山森林而来,哈尼族对森林有着强烈的敬畏之心,大量神话、传说、谚语都诉说着森林和人的关系,使保护森林的理念在人们心里深深扎根。

  此外,哀牢山的立体气候使得高山寒冷、河谷炎热、半山冬暖夏凉。因此,哈尼族在最适宜人类活动的中半山向阳坡建造房屋,形成村落。在村寨周围种植树木,在房前屋后开辟菜园,以高山森林为源泉,引入村中的人畜饮水用之不竭。而且,居住在此间既方便上山狩猎采集,又方便控制水源、下山种田,一举多得。

图为元阳哈尼梯田丰收时节风景如画。李嘉娴 摄

  如此,高山森林、半山村寨、下半山梯田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生存空间,把自然生态系统和梯田农业系统、人类生存活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、可持续发展。

  依托梯田农业系统,哈尼族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。比如,在高山耕种比在平坝艰辛许多,养成了哈尼族吃苦耐劳的精神;梯田筑埂、“冲肥”都需要全村协作,让哈尼族极具集体主义精神,迁徙到哀牢山1000多年来与各民族和谐相处,并逐渐发展为云南省人口第二大少数民族。一切皆顺应自然的规律,就算泥石流把梯田冲垮,他们也不着急,认为这是自然的、正常的,修好即可。这种尊重自然规律、天人合一的理念、集体主义精神正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。

图为元阳县村民在梯田插秧。刘冉阳 摄

  中新社记者:全球还有哪些典型的农业世界遗产?与哈尼梯田相比,有哪些不同点和相通之处?

  王清华:除哈尼梯田外,意大利皮埃蒙特葡萄园景观、菲律宾伊富高梯田以及中国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都是世界遗产。其中,伊富高梯田已有2000余年历史,与哈尼梯田一样,同为高山水稻梯田,坡度最高均超过70度,均利用高山森林的泉水进行灌溉。不过,伊富高梯田的田壁系石块筑成,哈尼梯田采用泥土筑造,其灌溉系统也略有不同。

  虽然各地的农业世界遗产所处区位、表现形态、运行机制各不相同,但有一个共通之处,就是高度适应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,因地制宜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这样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存下来。

  中新社记者:如今,哈尼梯田的传承面临哪些挑战?如何才能更好地迈向下个千年?

  王清华:哈尼梯田目前主要面临两大问题,一是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,二是现代化导致传统耕作技术、传统文化的流失。

  近年来,哀牢山区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,梯田科学技术的掌握、技艺的传承和使用出现断层。另一方面,随着杂交水稻的种植以及与之配套的化肥、杀虫剂、除草剂等的使用,本土水稻品种大幅减少,行之千年的“冲肥”逐渐停用,水资源、梯田湿地水体受到污染,梯田养鱼无法进行,土壤也板结变质。所谓“现代化”“先进”的手段对传统农业造成很大冲击,不利于梯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
  哈尼梯田面临的困境,在世界范围并不少见。以菲律宾伊富高省的高山水稻梯田为例,其1995年入选世界遗产后,短短几年又成为世界濒危遗产,这是为何?

  除劳动力流失,梯田无人维护外,梯田中还滋生了繁殖力极强的大蚯蚓(最长有45.7厘米长,1.3厘米粗),为了寻找食物,它们在梯田里到处打洞,梯田结构遭到破坏,田壁被大雨冲毁,梯田被泥土掩埋。专家分析,它们很可能是因为原先居住的森林被毁,才被迫迁移到梯田中。

  面对这样的情形,该如何自救?我认为,应当用传统拯救传统,逐步恢复哈尼梯田传统的耕种方式,停止杂交水稻种植,恢复多样化红米种植,停止化肥农药施用,恢复“冲肥”农业科技,恢复梯田养鱼等。

  可喜的是,自申遗成功以来,哈尼梯田知名度快速提升,通过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、观照,哈尼族文化自信得到极大提升,当地政府及老百姓对梯田的保护和修复可谓不遗余力。

元阳老虎嘴景区,夕阳下的梯田。许建梅 摄

  如针对小龙虾、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的侵害,地方政府和科研人员结合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,取得初步成效。为保护森林植被,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陆续建立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观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。同时,红河州提出在哈尼梯田核心区种植传统红米,恢复延续千年的传统。

元阳县村民丁继楠在梯田中直播。刘冉阳 摄

  值得一提的是,入选世界遗产后,梯田旅游业迅速兴起,极大促进梯田产业发展和产品升值,元阳县政府推出“稻鱼鸭”综合种养模式,提高梯田价值和村民收入。哈尼梯田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的阿者科村大力发展旅游业,为部分村民提供管理、售票、向导等9类就业岗位,其余农户经营农家乐餐馆、织染布艺体验、哈尼家访、梯田捉鱼、哈尼婚俗表演、红米酒品尝等旅游项目,游客逐渐增多。据统计,随着当地经济水平的持续走高,近年来,元阳县已有近40%的村民选择回乡就业或创业,千年哈尼梯田焕发新的活力。

元阳县村民丁继楠在直播中教网友如何做梯田红米线。刘冉阳 摄

  我始终认为,传统是连接今天和明天的动力源。传承千年的梯田背后是中华民族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的古老智慧,而要让哈尼梯田迈向下个千年,则需要我们延续这样的传统,通过传统走向明天。(完)

  受访者简介:

  王清华,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原所长、二级研究员。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包括民族学及影视人类学等。自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田野调查研究,主要研究基地在云南红河南岸的哀牢山区,对哈尼族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,对哈尼族梯田文化有较深入的研究。曾出版《梯田文化论——哈尼族生态农业》《被雕塑的群山》《凝视山神的脸谱》等研究专著15部,发表论文100余篇。其中,专著《梯田文化论——哈尼族生态农业》是中国第一本关于梯田的系统研究专著,在学术界引起普遍关注,对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申报“红河哈尼梯田”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理论基础,获云南省1999—2000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。2001年,王清华获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称号。

【编辑:李岩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“3·15”晚会曝光名单来了 有企业被连夜查封

十年来,我们以“互联网+”实现高质量发展,我们完成了从“追随者”向“引领者”的嬗变;十年来,我们从单一的技术发明转换为现实生产力,进而成为涵养新质生产力的底座,无形的网络打破虚与实的界限,从大到强有了生动的注脚。

金坛文旅地铁专列在南京4号线上线,华罗庚家乡欢迎您!

中午时分,记者抵达独库公路上的乔尔玛服务区,伊犁公路管理局尼勒克分局乔尔玛养护站站长吐尔逊江·吐拉洪也刚结束一处山体洪水抢险任务。“七八月份是雨季,一周可能遇到三次雷电、降雨天气,这样的天气,容易发生山体洪水、泥石流、碎落、塌方等。独库公路每天的交通量很大,必须及时处置,避免影响车辆通行。”吐尔逊江·吐拉洪说,这不仅是完成好自己的工作,更是一名天山公路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。

400名华侨华人回乡参加第十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

然而,在外享受餐饮服务也要注意食品安全,对可能遇到的纠纷要有一定的认知,例如:网购食品遇到问题该找谁维权?餐馆提供的餐具不干净是否需要担责?惩罚性赔偿应该如何主张?本期【你问我答】,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法官总结了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,帮助我们应对那些“舌尖上的法律问题”。

COP28期间这场活动,为何令阿联酋亲王点赞?

作为特区政府主管包括公共行政、法务以及市政建设等工作的司长,张永春表示,本届特区政府行政法务范畴全力落实行政长官施政理念,认真落实各项工作,努力不辜负市民信任和期待。

广东结束防风Ⅳ级应急响应

重庆7月19日电 (张旭)7月19日,随着巫云开高速凤凰特大桥顺利合龙,巫云开高速所有大跨径桥梁均已实现合龙。项目业主单位重庆高速巫云开建设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,这为巫云开高速全线在年内具备通车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